用32年时间 她从无声的世界走上了国际大赛的领奖台
2023-03-30 07:57:20 来源:杭州网

近日,萧山又迎来一位金牌得主!一只装饰着铃兰花和白蝴蝶的编织袋与一只编织袜组合成一款时尚包包,极富创意的作品为胡春芳捧回了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钩针编织项目的金牌。


【资料图】

自3月25日在法国梅斯夺得大奖后,48岁的胡春芳迅速成了大家关注的“大咖”。在无声的世界里,她心无旁骛地耕耘了30余年,早已将钩针使用得出神入化,斩获国际大奖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

迷上编织,用巧手织出幸福生活

胡春芳1975年出生在靖江的一户普通家庭,因幼年时期的一次高烧导致听力永久受损,继而造成言语功能障碍,被评为多重残疾一级。

虽然与正常的孩子不同,但胡春芳并没有因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她8岁进杭州聋校读书,学习刻苦,成绩总是在班里名列前茅,每年都荣获三好学生奖学金。

约13岁时,胡春芳开始对编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放学回家做作业,奶奶总坐在旁边织毛衣,还有好几个阿姨在钩编漂亮的裙子。她暗暗下了决心:等自己长大了,也要学!有一天,胡春芳将奶奶丢掉的废毛线攒起来,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上针下针织法,心里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16岁那年,胡春芳毕业了,她遵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学习棒针编织。平日里,母亲和书本就是胡春芳的编织老师,只要一有空,她便会缠着母亲教她针法,之后还买了大量编织书,边学边织,琢磨各种图案设计。胡春芳还清楚地记得,她编织的第一件衣服是红色开衫,但由于没有经验,织出来的衣服尺寸偏小,虽说如此,她却感受到了编织的乐趣。看着各种各样的编织样式在指尖的律动中逐渐展现成型,胡春芳觉得神奇又美丽,同时还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爱上了便一发不可收拾。在工作闲暇之余,胡春芳便会安静地坐在沙发上,不停地给家人编织毛衣、手套、围巾等各种用品。儿子出生后,从小到大的毛衣都是胡春芳自己手工编织的,精湛的手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热爱+努力助她在大赛中一路开挂

学无止境。在此后的30年里,胡春芳一直保持着对编织的热爱,积极向同行的前辈讨教学习,坚持学习编织新技术,在编织过程中还不断加入奇思妙想,编织出许多富有创意的新款毛衣。

随着名气渐增,2008年,胡春芳经萧山区残联推荐参加州杭州市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初次参赛便获得了钩针编织项目二等奖。没想到这个手艺还能获奖,胡春芳心里乐开了花,也正是从这天开始,她对未来的目标有了明确的方向。

之后,胡春芳又多次参加省市及至全国技能竞赛,其间,她还参加了手工编织培训班,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编织手艺大幅提升,她也由此走上开挂的人生,收获荣誉无数。2020年,胡春芳因个人优异表现被浙江省政府记三等功,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21年,胡春芳被市总工会评为第五届“杭州工匠”。

在开挂的人生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胡春芳记得很清楚,在2017年云南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工匠大赛上,她在比赛中发挥正常,最后却获得了第41名。这给了她一个很大的打击,现场咨询原因,裁判长没有给她明确的答复,而是让她比较一下获奖的作品。她细细端详,反复比较,终于明白自己因为设计缺乏创意而落败。从那以后,无论白天多忙,胡春芳都没有停止编织的脚步,她不断学习,巧妙构思,反复打磨,在钩针编织技艺上精益求精。就在2019年,胡春芳参加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夺得棒针编织项目第二名的好成绩。

站上世界舞台,让编织技艺薪火相传

天道酬勤。在2022年举行的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国内选拔赛中,胡春芳以优异成绩获得钩针编织项目第一名。

3月23日至25日,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法国梅斯正式举行。按照比赛规则,参赛者将用3小时钩一只袜子,然后用剩余的线在2个半小时内完成一个袋子,要和袜子同样风格,还要搭配成一套漂亮时尚的包包,可以背或者拎出门。按总分100分计,袜子45分,手提袋35分,创意20分。

在比赛前,胡春芳在网上查到,法国的幸运花是铃兰花。在比赛中,她将铃兰花和白蝴蝶织到了手提袋上,使手提袋充满了中法两国风情。她还发挥奇思妙想,将袜子卷成螺旋形花样,装饰成手提袋的盖子。就这样,袜子和手提袋浑然合成一体。正是这一创意,让几位国际裁判打出了高分,使胡春芳一举拿下钩针编织项目的金牌。这也是我省在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钩针编织项目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站上领奖台,手里挥舞着五星红旗,那一刻,胡春芳百感交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她终于证明了自己,攀上了技能大赛的最高峰。

关于今后的打算,胡春芳表示,她想开个工作室,让更多人了解钩针编织,培养一支有专业技艺的匠人队伍,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让编织技艺薪火相传。她还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勇敢地面对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